2006世界杯第5夜:中国路在何方?

(Z,2006年6月13日)


  韩国VS多哥上半时,是开赛以来,除了英格兰与巴拉奎之外最丑陋的半场。
  双方都没有打出流畅的进攻,中场传球失误连连,也没有几脚有水准的射门,只是多哥运气好一点,抓住了对方后卫的一个失误打入1球。
  相比4年前,韩国队的技术毫无进步,而其赖以成名的奔跑能力,在此役中完全没有得到体现;在上届比赛中,韩国体现了非常高的战术素质和团体配合能力(TeamWork),但这半场中,更多的是看到李天秀和朴智星们的单打单斗。
  下半时,如果韩国不能作出非常大的改变的话,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们的世界杯之路已经到头了,因为下面还有法国队。
  昨天的日本,今天是韩国,同为东亚黄种人,他们的打法是2个极端,也为中国提供了借鉴。
  虽然2者都把技术和力量足球发挥到了自己体格能够发挥到的极致,但是都面临了小组被淘汰的结果。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优势就是庞大的人口基数,所以可以挑选更多的、风格各异的球员,所以中国的长远发展道路不能是纯技术,更不能是现在的纯力量,必须把2者结合起来,加上东亚人身体灵活的特长,技术+速度(不光是百米速度,还包括动作的频率、传接球的速度)足球才是中国应该追求的目标。
  从短期来看,中国目前的实力和技术不具备与任何一个稍强一点的对手对攻的本钱(包括越南、印尼的技术都不会比中国差多少),加上中国内俭、后发制人的国民性,防守反击也许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到现在我仍然认为,97年戚务生的那届国家队是中国近20年来最强的一届,速度、技术具备,可惜关键时刻,猪协的弱智(客战沙特必胜的情况还提保平争胜)、戚务生的短路(金州换下李铁后的溃败)以及当时伊朗战后的恢复,导致了最后失败的结果。

  下半时韩国稍有起色,幸运地逆转了比赛。多哥在对方进球后显得进攻很凌乱,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威胁对手,跑动也少了许多,也许是由于少1人使得体力下降吧?
  韩国的扳平1球有点侥幸,本来罚得很正,但多哥门将提前向左移动失掉了自己的重心。
  后来韩国应该得到1个点球,但是裁判没有吹,反正感觉这届裁判问题太多了。
  最后还有10分钟的时候,韩国就开始非常无耻地开始倒脚了,多哥也显得没有什么对策,虽然有次中场强断成功,可惜还是让韩国功利地拿到了3分。
  就韩国此役表现出的状态和水平来看,对阵瑞士的时候将非常困难。

  韩国 2:1 多哥

  上半时韩国完全在梦游,也许是因为对手是世界杯新军,过于托大,把自己放在了上届四强的位置吧?
  那个任意球其实罚得很正,多哥门将有很大的责任,但是广东台的评论员却说罚得非常好,我……


  又是半场闷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气的原因?
  法国排出1个非常奇怪的451阵型,经常起高球,中路是不是纯正中锋、射手的亨利,而中场除了里贝里之外,齐丹和维尔托德显然速度太不如前,不能及时插上给予支持。而亨利也明显不在状态,几个球都处理得有失水平,估计下半场法国会换上1个前锋。
  其实打瑞士这样的球队,特雷泽盖这种中锋是非常管用的。
  上半场裁判又漏掉了法国1个PK,这已经是第几次出错了?这届世界杯裁判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
  随便提一句,上半时法国首发队容至少有5、6名黑人球员了。
  另外亨利受伤那个球,瑞士没有将球踢出界很正常,因为亨利倒地后已经在球场外了,队医无需等死球就可进行治疗。

  不知道法国教练是怎么想的?不换维尔托德或者维埃拉,却换下上半时表示优异的里贝里,是因为受伤?
  而且相比瑞士连续的调兵遣将,法国却只是在最后几分钟换上个中场多拉苏,而特雷泽盖被彻底盯死在了板凳上。
  上届欧洲杯法国就已经表现出了这种慢吞吞的节奏,如果下一场还不作出调整的话,拿下韩国将是一句空话。

  法国 0:0 瑞士


  克罗地亚可惜了,打了半场好球,却在最后1分钟晚节不保。
  巴西的阿德和大罗都感觉不在状态,可能是为了后面的淘汰赛留力,但是巴西的大牌太多了,任何1个人发威都有可能决定比赛的结局。
  下半场克罗地亚最好少输当赢,反正对巴西来说,赢1个和赢3个球都一样。对克罗地亚来说,最重要的比赛是与澳大利亚的血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