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milan一样的去战斗
(贺开舒,2007年5月25日)
积压在红黑军团心头长达两年的“伊斯坦布尔之殇”,在雅典的这个夜晚终得以烟消云散——随着38岁零333天的马尔蒂尼高举起银光闪闪的奖杯,米兰人第7次登上欧洲之巅并顺势完成了对利物浦人的完美复仇。
依稀记得两年前的伊斯坦布尔之夜,天空中飘洒的小雨似乎也在为milan哭泣,而这一次倾盆的暴雨却把红军的激情浇熄。上帝选择的不再是“你永远不会独行”,而是“milan!milan!”用最俗的那句话来说:“出来混,有些债始终是要还的!”不同的是这次milan选择的不是刺刀见红,而是太极推手。只用一只手就足以数出米兰全场比赛的射门次数,西多夫甚至连汗都没怎么出,卡卡也只是有过四五个瞬间的发挥,不战而屈人之兵——米兰的胜利显得是那般的易如反掌。
米兰的两粒进球中的第一粒有着很强的戏剧性,皮尔洛的直接任意球打在因扎吉的肩膀上折射入网;第二粒则有着很强的随意性,卡卡无人干扰下的直塞助因扎吉反越位单刀推射得手,都像是平日训练中无心插柳或信手拈来的作品。
让我记住这些名字:1-迪达/44-奥多,13-内斯塔,3-马尔蒂尼(队长),18-扬库洛夫斯基/8-加图索,21-皮尔洛,23-安布罗西尼,10-西多夫/22-卡卡/9-因扎吉 他们用milan的精神在战斗,复仇的火焰在每个人的表现中得到体现。
事实上米兰的胜利远非表面上那般简单,以独中两元的因扎吉为例:88分钟的出场时间里其只做了三件事,1,长跑,2,越位,3,进球;其中跑动距离是10134米!为第一粒进球跑了大概只有5米,为第二粒进球跑了大概只有9米,剩下的10120米都在不懈的努力之中……
即使卡卡远远不是那个最好的卡卡,但已经足够了,两粒进球都与其有着直接的关系,依然不失为米兰阵中最具威胁的人物;西多夫、皮尔洛、加图索、安布罗西尼的中场四人组均有着高水准的发挥,西多夫还是那个不紧不慢控制节奏的西多夫,虽然没有前几场发挥出色,不过已经足够;加图索和安布自不必说,不停的跑动、断球、争顶、破坏,而且加图索在下半时还组织了一次犀利的进攻;连优雅的皮尔诺都表现出了少有的坚决,滑铲、犯规、任意球助攻、大范围转移,远比阿隆索做得出色;马尔蒂尼和内斯塔控制了本方禁区内80%以上的头球,而迪达则化解了杰拉德的一记致命的单刀球,没经历过两年前那次被逆转的两个人,奥多中规中矩,只有扬库让人失望,被彭南特抢断了两次差点被致命。
利物浦人的“过于安静”是本场比赛最终无法演绎成为经典之战的一大根源,而贝尼特斯的“过于迟钝”更是利物浦人无疾而终的始作佣者——当德国主裁判在补时到2分40秒钟吹停比赛的时候,西班牙人还冲进场地为少了的那20秒钟时间据理力争,可实战中其让利物浦白白浪费的反攻时间少说也有100个20秒钟。
相比于两年前的伊斯坦布尔之战,在雅典安切洛蒂充分接受了那一次反胜为败的失败教训,而贝尼特斯却丝毫没有发扬那一天逆转翻盘的成功经验——上半场已0:1落后,第59分钟方才实施第一次换人,而7号科威尔替下32号岑登并不像是鱼死网破的搏命信号;直到距离比赛结束只剩余12分钟,克劳奇终于出场,在此之前利物浦有将近20次的传中包括角球和两侧的任意球无功而返。
库伊特最后一分钟的进球被认为是为红军挽回了一些面子,我以为那更像是不给贝尼特斯留一点面子——两年前第46分钟吹响反攻的号角,15分钟之后便连扳三球,而这一次呢?雅典并没上演奇迹,米兰人用战斗的意志挺了过来,重返欧洲之颠。
在这样一个激情的夜里,除了感动还会有什么呢?搬奖时milan将士集体给利物浦鼓掌的瞬间比起两年前的眼泪更能让人感动,这个冠军milan当之无愧!
像milan一样的去战斗,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然后迎接更灿烂的明天~~~
(谨以此文,献给milan夺得第七座欧洲冠军杯,于夺冠20小时后)